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年轻干部须以恒心韧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2025-08-18 10:25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中央八项规定自颁布实施以来,如高悬利剑,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鲜明导向。十余载砥砺奋进,从整治文山会海到规范公务接待,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车轮上的腐败”,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年轻干部践行初心使命、赢得民心的政治必修课

一、破除作风顽疾,尤需“钉钉子”的恒心作风建设绝非“一阵风”,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政治定力当前,顶风违纪案例仍时有曝光: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禁令,违规吃喝、顶风违纪;有的则玩起“隐身术”,以“电子红包”“一桌餐”等隐形变异方式规避监督。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年轻干部作为党的新鲜血液,更需率先垂范,发扬“钉钉子精神”,以“零容忍”的态度,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既要紧盯传统老问题,更要敏锐识别新动向,对各类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保持高压震慑,让中央八项规定的“铁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筑牢作风根基,贵在“心贴心”的情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赢得民心,核心在于其深厚的为民底色。群众眼中,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皆是作风的“试金石”。“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调研中的“打卡式”走访、“盆景式”汇报,这些现象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的变种,暴露出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顽疾从未根除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年轻干部更要厚植“人民至上”理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尺,主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解决最急切的难题,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在服务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三、织密制度笼网,强化“硬碰硬”的约束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在于制度。近年来,公务接待、津补贴发放、财务审计、监督问责等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为作风建设构筑了严密防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年轻干部应成为遵规守纪、刚性落实的表率。既要避免制度“牛栏关猫”的宽松软,也要防止“一刀切”的机械执行。尤其要善用年轻一代擅长的数字化手段,依托“大数据监督”“阳光政务平台”等创新方式,提升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增强制度约束的精准性和威慑力。同时,要将作风表现作为年轻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硬杠杠”,让好作风成为成长进步的通行证。

四、涵养清廉文化,激发“内驱力”的自觉优良作风的养成,既靠外在约束,更需内在涵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融入年轻干部的党性锤炼和日常教育。要引导他们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革命先辈“自带干粮办公”“一条毛巾用十年”的纯粹本色;要用好反面典型案例“活教材”,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内化为年轻干部的价值追求,当“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乱花”固化为行动自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无止境。年轻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更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唯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作引领,方能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让人民群众在持续向好的政治生态中,真切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清风正气。(黄学山)

您访问的链接将离开“陆河县纪检监察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