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廉为首,临财莫如廉

  • 2025-02-13 11:05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党性修养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廉洁意识、严守廉洁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才能更好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重任。

廉洁修身,铸就党性之魂。廉洁修身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其言行举止、品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一个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必然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廉洁修身,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东汉杨震,面对他人深夜送来的重金,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的严词拒绝,被后人称誉“四知先生”,彰显了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廉洁作为修身的首要准则,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刻领悟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用先进的思想铸就党性之魂。

临财守廉,彰显党性之光。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能否坚守廉洁底线,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福祉,绝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然而,一些干部却在金钱财物面前迷失了自我,背离了党的宗旨,最终陷入了违法违纪的深渊。无数案例警示我们,贪财的口子一旦打开,便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陕西省近年查处的生态环保领域的典型腐败案件中,何发理退而不“休”。在职时,把手中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退休后,仍沉溺于权力带来的“甜头”,大肆收受财物。相反,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党员干部,一生清正廉洁,即便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微薄的收入,也从未动过贪财之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当面对财物诱惑时,要坚守廉洁原则,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不为利益所动,不为私欲所惑,把精力放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服务上,以实际行动彰显党性之光。

廉洁践行,夯实党性之基。廉洁不仅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党员干部要将廉洁理念贯穿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按规章制度办事,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涉财部门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员干部不仅要独善其身,做到廉洁修身、临财守廉,更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积极营造廉洁的工作氛围,带动身边的同志共同坚守廉洁底线。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奢华。要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同时,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将自己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让监督成为常态,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只有将廉洁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点滴中践行廉洁要求,才能真正夯实党性之基,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温晓怡)

您访问的链接将离开“陆河县纪检监察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