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17:09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总题目,不断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信心恒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下大功夫把握好三对关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把握“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始终围绕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持续发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在不同时期提出与时俱进的改革目标任务,而这个目标任务又是延续过去、指导现在、贯穿未来的。因此,迈上新的赶考路,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革“关键一招”,紧扣当下与未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围绕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把握“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着力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矛盾实现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注重局部性与全局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改革成效上取得新突破、新成就的重要方法。把好局部的切入口,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站好全局视角,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克服“木桶效应”,稳步推进改革。 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积极探索“如何破”“如何立”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要求。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答好时代课题,解决发展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方向、有原则地改革来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看清历史本质和发展大势,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善于从群众的痛点、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胆子大、步子稳,不断破解影响人民利益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难题,以破旧立新的思维方法扎实推动改革发展,不断把体制机制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