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标点符号”为调查研究助力

  • 2024-01-02 15:48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全面展开。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巧用三个标点符号”,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干出实事,让“调研活水”浇灌出更多的“为民服务之花”。

需探索问题,勿走马观花,察实情,“问号”变“逗号”

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鲜明特色。“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所谓“用好逗号”,就是从基层一线了解其最真实的社情民意,从调研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问号”变为“逗号”。唯有从实际出发,走出“盆景式”“踩点式”“报喜式”的调研怪圈,转“定点路线”为“随机路线”,变“提前通知”为“四不两直”,做到躬身入局、置身事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钻“矛盾窝”、看“背阴胡同”,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了解群众的真实困难,察实情、问冷暖,竖起耳朵听愁盼。真正让调研主题反映群众呼声、体现基层所盼,对准民心所向。

需有则改之,勿束手无策,出实招,“问号”变“句号”

列好“方程式”、求出“最优解”,以“目标导向”引领“研究方向”。所谓“用好句号”就是带着疑问找准问题症结,从一线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工作成效的“实绩清单”。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能只研究不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务必紧紧锚定攻坚克难“目标值”,围绕收集到的信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实事求是地搞清楚矛盾的“病因”是什么,弄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求出化解问题、推动工作的“最优解”,在调查研究中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本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消除群众心坎上的问号。

需常态长效,勿扬汤止沸,求实效,“问号”变“省略号”

调查研究久久为功,绝不是一研了之、只调不研、研而不用。所谓“省略号”就是把“调”和“研”转化为“行”和“用”。要将成果变方案,善作善成求实效,防止调研成果束之高阁,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实推动问题破解在一线、对策运用在一线、成果落实于一线。要建立系统思维,注意总结经验方法,把握规律、举一反三,从解决“一个难点”到解决“一类堵点”,从惠及“一位群众”到惠及“广大群众”,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将“点上”的调研成果在“线上”“面上”铺开,推动成功做法经验化、有效措施制度化、相关工作常态长效化,从而形成“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良好局面。(吴冬悦)

您访问的链接将离开“陆河县纪检监察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