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2024-01-02 15:41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是加重基层负担的重要表现。

随着政务数字化不断推进,一些部门在线上过度追求形式,滋生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大了基层负担。基层干部每天疲于应付各类工作群、APP,一些地方还给干部下达签到、点赞、转发等要求,导致基层干部需要花大量精力盯着手机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导致有的工作成为“线上工作”,图片传了等于做了,群里说了等于做了,考核只重“面子”不重“里子”,只看“数据”不看“实绩”。而且过度留痕让基层苦不堪言,造成了“无效内卷”,与我们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我们应当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有关要求,乘势而上大力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以指尖上的“清风”营造工作上的“新风”。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根本在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明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准确辨别“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搞花拳绣腿,摒弃繁文缛节,做一名实干家。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点在落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已困扰基层许久,我们应当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落实《意见》为契机,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重拳出击开展整治,找准病源、敲碎病灶、挖除病根,破立并举,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纳入基层减负常态化工作,释放出坚决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强烈信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在监督。形式主义是典型的作风顽疾,想要长效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防止反弹回潮,就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常态监督,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全面推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郑伟康)

您访问的链接将离开“陆河县纪检监察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