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好吃口慎开

  • 2023-09-13 15:24
  • 来源:陆河纪检监察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每年中秋佳节,在人们为走亲访友筹备月饼伴手礼之际,也总有一些人会思考月饼里的“学问”:可不可以收别人送的月饼?单位买月饼,能不能由下属单位报销?自己买月饼送礼,可不可以找人帮忙买单?月饼盒里能不能装点别的东西?

月圆饼圆人团圆,月饼好吃口慎开。中秋节是“团圆”之节,也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个别党员干部将“月饼”视为行贿受贿、伺机敛财、滋生腐败的“道具”。一旦换上了“贪腐馅”,香甜的“团圆”之饼就会“变味”,就会成为“糖衣炮弹”。

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立檄拒礼故事流传很广,说的是康熙19年,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于成龙以身作则严拒“中秋礼”,堵住了当时中秋送礼的歪风。

洁不洁,看过节,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癸卯年中秋将至,月饼虽好,但也不能胡乱收送,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防中秋节变味成“月饼劫”。防止月饼“变味”,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常固思想之堤,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时刻反思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和“本”;防止月饼“变味”,需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知敬畏、存戒惧,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表率;防止月饼“变味”,需要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时刻自重自省,练就“火眼金睛”,认清拉拢诱惑的危害,看清“糖衣炮弹”的危险,坚决抵制“围猎”腐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清代廉臣于成龙,带头拒收“中秋礼”,抵制佳节里的腐败,狠刹违规送礼歪风,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回归本真,切实过好廉洁中秋。(吴冬悦)

您访问的链接将离开“陆河县纪检监察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